友人寫了一篇關於金針花的小誌,不小心被點點名了!(羞)看到滿山金針花,就知道夏天要來了。有一說古時候兒子要出遠門時,會在家門前種植金針花,讓母親欣賞、照顧,以減輕對孩子的想念,因此也稱作「忘憂花」。也因此也被稱為母親之花喔。母親節很常聽到的老梗「誰言寸草心、報得三春暉」就是在講金針花呢。它的本名是「萱草」,所屬之黃花菜屬的拉丁文屬名Hermerocallis源於希臘文,表示「一日之美」。還有人稱「療愁」、「鹿箭」,也是我覺得既神祕又好聽的別稱。
小時候記得媽媽常常燉金針排骨湯,我不會撈排骨,倒是很喜歡撈一堆金針,很喜歡它脆脆的口感。常吃金針可以清除肺熱、柔和肝氣,常熬夜的朋友、或是體性較熱的朋友都很適合。對了,位於sogo後面、美村路巷子裡的魚市米糕,他們的金針排骨湯就熬的很好喝。如果覺得夏天喝湯太熱,炒魚片、或是配枸杞薑絲清炒,都很清爽又下飯。不過我在想噢,也許中體西用,拿來做鹹派搞不好也會意外match噢?下次來試試看!:D
上方部分資訊來自台灣大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。